分类 短篇言情 主角 林清遥江知行 作者 喜欢
简介:林清遥江知行是著名作者喜欢成名小说作品《我们都曾爱过的年少时光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林清遥江知行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“我一直以为,我已经把她忘了。”江知行站在玻璃落地窗前,望着窗外夜色中模糊的街景。城市的灯火在他的瞳孔...
“我一直以为,我已经把她忘了。”江知行站在玻璃落地窗前,望着窗外夜色中模糊的街景。
城市的灯火在他的瞳孔里模糊闪烁,像极了那年夏天雨后的晚霞,耀眼却不真实。“知行,
该你了,发言。”身后,有人轻声提醒。他微微一怔,转过身,笑了笑,端起酒杯,
“那我就简单说几句吧。”同学会的包厢不大,聚集了十来个当年的老同学,
大家都比学生时代成熟了不少,发型换了、身形变了、眼神都不再澄澈。但笑声还是熟悉的,
甚至有人还在讲高三时的段子,时间仿佛在某个瞬间倒流,
回到了那间窗户永远打不开的教室里。“很高兴见到大家,十年过去了,大家都挺好,
我也挺好。希望以后还能常聚。”江知行说完,举杯一饮而尽。人群里,
有人轻轻笑出声:“江知行,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油腻了?”“他以前可高冷得很。
”“是啊,他以前除了林清遥,谁都不理——”那个名字,在空气里炸开似的。
气氛忽然停顿了半秒。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朝包厢角落看去。她坐在那里,安静地低着头,
嘴角***一丝微笑。岁月没有带走她的清秀,只是让那份青涩变得更加沉静。她变了,
又仿佛一点都没变。江知行的眼神,也在那一瞬定格了。十年,人生几个十年?那一刻,
仿佛有人在他心口划了一刀,又轻轻抹平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走过去,礼貌地点点头。
“好久不见。”林清遥抬起头,微笑:“好久不见,江知行。”他们之间的对话,
比旁人更短。没有寒暄,没有拥抱。只有两个走散多年的旧识,
像是早已知晓彼此会在这场聚会上重逢似的,平静得让人心悸。饭局散去时,雨下了起来。
林清遥撑着伞独自离开,江知行站在台阶下,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,
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夏天,那个他以为自己早就忘记了的夏天。却没想到——每一场雨,
都能让他记起她。那年夏天,阳光极好。整个江南小城被蝉鸣覆盖,校园外的榕树枝丫低垂,
像是在偷听学生的心事。林清遥记得很清楚,她第一次注意江知行,
是在高二那年暑假的补课教室里。她迟到,教室只剩一个靠窗的位置,正好坐在江知行旁边。
他没抬头,只轻轻让开了几厘米的桌角。窗外阳光照进来,刚好洒在他侧脸上,睫毛很长,
神情专注地盯着练习册,像一道干净的白光。林清遥那天的心跳,莫名加快了几秒。
她是那种外表乖巧、性格沉静的女生,不吵不闹,成绩好,是老师眼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而江知行,是全校出了名的“冷面学霸”,成绩年级第一,少言寡语,
永远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像一块孤傲的冰山。没人敢主动接近他。
可后来他们却奇迹般地成为了同桌。老师临时换座位,她被调到了江知行的旁边。
开始的日子里,他们几乎不说话。林清遥怕他冷,也怕他不喜欢别人打扰,
只是悄悄调整自己的节奏,让他写字时不碰到她的手肘。
她喜欢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偷看他做题——他写字很好看,一笔一划都工整清晰,
像他的人一样不容置疑。直到有一天,老师布置了一道超纲题,全班都答不出来。
林清遥试了半天也写不出来,盯着草稿纸发呆。突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——“你方法错了。
”她惊讶地抬头,看见江知行低头看着她的演算过程。“你这个地方,公式用反了。
”他说得很轻,但清楚准确,像风穿过缝隙。她怔了一秒,小声道:“哦……谢谢你。
”他没再说话,但那天之后,两人之间似乎有了某种无形的默契。
林清遥开始偶尔向他请教问题,他也会偶尔给她递一份复印的讲义,没有多余的言语,
只有细节里的温柔。他们之间的感情,从来没说出口,却在一次次擦肩和默契中慢慢萌芽。
有一次放晚自习,天忽然下了暴雨。林清遥没带伞,站在教学楼门口发愁。
江知行从她身后经过,撑着一把黑伞,停下脚步。他什么也没说,
只是将伞往她头上靠了靠:“走吧。”那一刻,雨声轰然,心跳也轰然。他们并肩走出校门,
一路沉默,但林清遥的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。她没有看他,
只是望着地上的倒影——两个并肩走着的影子,像永远不会分开的样子。她以为,
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高考。她以为,他们之间会慢慢清晰。可人生最擅长的,
正是把人从梦中叫醒。青春期的喜欢,是藏在日记本角落的秘密,
是试卷边缘写满又划掉的名字,是在全班热闹中悄悄望向一个人的眼神。
林清遥不记得自己是哪一天彻底喜欢上江知行的。也许是那场雨夜并肩走过的十分钟,
也许是他在黑板前解题时的专注眼神,也许是某一次考试,他把她落在地上的笔捡起来,
轻轻放在她桌上——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,却让她红了耳根。
她把这份悸动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。她怕说出口,会让这段若有若无的默契变得尴尬。
她也怕自己只是自作多情。但喜欢是藏不住的。尤其是当身边的女生开始注意江知行,
她心里莫名泛起了酸意。她开始注意到,
坐在前排的许芷珊常回头找江知行借笔、借书、借草稿纸;某次晨读时,
江知行桌子上放了一盒早餐,包装上写着“补脑坚果”,
用圆珠笔字歪歪扭扭地写着“给你补补,别累坏了。”她不敢问是谁放的,
但心里已经隐隐泛起了波澜。“你是不是……喜欢江知行?”好友许念有天突然凑过来问她。
林清遥一怔,转头看她:“你别乱说。”“你一看到他就不说话,脸还会红。
”许念笑得暧昧,“我看你比许芷珊还紧张。”“没有的事。”她转头望向窗外,不敢承认。
可她不知道,江知行其实早就察觉到了。他不傻。
林清遥为什么总是装作偶然地来问他问题;知道她在他写字时偷偷看;知道她放学会绕远路,
只为和他走同一条巷子。他不是没想过要主动一点。可他有他的顾虑。
江知行的父亲在他初三那年出事了,家里一夜之间从“体面人家”变成了欠债累累。
他的母亲独自撑着家,在医院上夜班,每天睡不满四小时。
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资格谈恋爱,更不想把任何人拖进自己的世界。他对林清遥有好感,
那是一种少年人对光的向往。但他告诉自己,不能靠近。所以他刻意冷淡,刻意疏离,
甚至有意让她误会——比如那盒坚果,其实是他母亲给他带的,但他懒得解释,
让人误以为是许芷珊送的。他以为,这样可以让她早些放下。但他低估了一个少女的坚持。
有一天,林清遥终于忍不住了。“江知行。”她站在走廊角落,轻轻喊他。他回头,那一瞬,
阳光打在她肩头,她的眼睛亮得惊人。“你是不是讨厌我?”他怔住。“如果不是的话,
为什么总是……不理我?”江知行沉默许久,低声道:“我没有讨厌你。
”“那你为什么要躲着我?”她语气里带着一种少年才会有的倔强。江知行看着她,
那双眼睛里有期待,有疑问,有被藏太久的喜欢。他想说很多。他想告诉她:“我也喜欢你,
只是我不能喜欢你。”可他最终只是轻声道:“林清遥,你别喜欢我了。”她愣住,
脸上的光一下子暗了下来。“我们要高考了。”他转身,语气疏离,“别分心。”那一刻,
林清遥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突然静了。原来有些人,即便心动,也无法靠近。
冬末的风异常喧嚣,像是预告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。数学竞赛的结果出炉,
林清遥没有进入省赛,而江知行则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。成绩公布那天,她把笑挂在脸上,
发自内心为他高兴,却在角落偷偷撕掉了那张“未入围通知书”。江知行走过来,
把自己的讲义分给她,语气淡淡:“没关系,明年还有机会。”她点点头,笑容恬淡:“嗯,
你真厉害,恭喜你。”可他没有笑,低头沉思了几秒后,
忽然说:“如果……我们考不到同一所大学,你会难过吗?”林清遥一愣,
心口像是被轻轻戳了一下。她抬头,望着他那双澄澈却复杂的眼睛,正想开口时,
身后传来一道声音:“江知行,老师找你!”是班里的另一个女生,程瑶。
声音带着熟稔的语气,脸上挂着毫不掩饰的好感。林清遥下意识地看向江知行。他皱了皱眉,
却还是起身离开。程瑶走前,对林清遥说了句:“你别多想,他也没说你一定能考上清大。
”林清遥怔在那里,笑容凝固。她没有说话,
只是在心里无声地告诉自己:“他不是那样的人。”可那之后,变化悄无声息地发生。
江知行忽然变得更沉默了。他开始频繁地独自训练省赛题,也不再主动找林清遥对题。
她试着走近他,他却总用“我在赶时间”、“等一下再说”来婉拒。林清遥不明白他怎么了。
直到某天下午,她听见走廊转角两个女生在说话。“程瑶说她和江知行快在一起了,
老师都知道了。”“真的假的?不是说江知行从来不搭理人吗?
”“你没看他最近都跟她一起做题?上周还送她回家了。”林清遥仿佛被当头棒喝,
一时耳鸣。她不愿相信,可晚自习时,一道数学题卡住了她,她望向前排的江知行,
却看到他低头与程瑶交谈,眉头微蹙,语气耐心,那份耐心曾经只属于她。心像被风吹过,
空荡荡的。那天放学,她拦住他:“你是不是……在躲我?”江知行看着她,
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,“没有,我只是太忙了。”“那你和程瑶——”“我和她没什么。
”他几乎是立刻否认。林清遥咬了咬唇,低声问:“那你有没有……喜欢过我?
”江知行怔住,沉默了很久。他没有说“喜欢”,也没有否认。他说:“清遥,高考快到了,
不要被这些打扰。”她哽住了,眼泪悄然落下。“可我只是想知道一句实话。”他别开目光,
轻声道:“等高考结束吧。”那天之后,他们不再说话。林清遥不再找他对题,
他也不再递来习题纸。他们坐在同一间教室,却像隔着遥远的冬夜。三月的家长会如期而至。
林清遥的父亲临时缺席,母亲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对她的评价,脸上却始终带着严厉神色。
散会后,她独自去办公室拿学习资料,刚拐过走廊,
就听见老师在和家长说话——“江知行家里最近出了些事,他父亲生意失败,
他可能得考虑提前就业。”林清遥脚步一顿,愣在原地。她这才知道,江知行忽然变了,
是因为生活给他沉重的压力。而她竟一点都不知道。回家的路上,林清遥哭了。她后悔,
自己只顾着猜疑和嫉妒,却没有真正关心他。而现在,她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重新靠近他。
那一夜,风彻底吹乱了少年心底的柔软。两个人,都躲在风里,谁也没有再迈出一步。
那一年,江南的春天来得格外迟。三月末,教室的玻璃窗还蒙着雾气,
窗外的榕树叶子也没能焕出几分新绿。所有人都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,
而林清遥的笔记本上,却是空白一片。她再也没和江知行说一句话。哪怕每次下课回座位,
都能看到他坐在不远处,安静地低头做题,眼神专注,却不再看她一眼。
哪怕深夜的走廊偶尔擦肩而过,她也只能装作不认识。他们曾经那么靠近,
如今却比陌生人还陌生。学校公布了重点大学的提前录取名额,
江知行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——清华数院,保送资格。全班为他沸腾了一整个中午。
林清遥坐在窗边,看着操场上跑步的同学,心脏像被什么压住了。她本也想去考那所学校,
可她知道,自己的分数或许只能止步于“调剂”。现在他要走了,
而她连一张同路的车票都没有。午饭时间,她一个人坐在图书馆自习室,
翻开了几张往年的试卷,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。走神的时候,她听见身边的桌面响了一下。
抬头——是江知行。他站在她对面,神情有些疲倦,手里拿着一张纸。
“这是我之前整理的答题模板,或许能帮到你。”他的声音依旧清淡,却没有眼神交汇,
只是将纸张轻轻放在她的书上,便转身离去。林清遥看着那张纸,几乎要哭出声。
她想叫住他,想告诉他:“我还是喜欢你。”可话哽在喉咙,她只能紧紧咬住嘴唇,
把泪水咽下去。高考那天,天格外热。考场外的家长焦急地踮脚张望,林清遥走出教室,
脸色苍白,眉头紧锁。她考砸了。数学失误,作文写偏了题,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。
江知行却站在不远处,看她一眼,没说话。两人就这么擦肩而过,仿佛这三年的所有情愫,
都随着这个夏天,一刀斩断。那天晚上,林清遥坐在阳台,
手机里反复打开那个未发送的短信:“江知行,我真的一直很喜欢你。对不起,我太胆小了。
”她删了又写,写了又删。最终只是关掉手机,望着远处烟火般的夜空,轻轻自语:“算了。
”七月末,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到。林清遥去了本地的一所普通大学,而江知行,
早已启程前往北京。他们没有道别。没有电话,没有一封信。她只是在某个深夜,
小说《我们都曾爱过的年少时光》 我们都曾爱过的年少时光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