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白带着小姑娘回到私塾的时候,发现那个儒雅沧桑的李先生,就坐在院门口宋白端出的小板凳上,手上拿着一把小刀和一根短短的木头,一笔一刀的在上面雕刻,而脚下已经是一堆木屑。
见到俩人回来后,李先生微微一笑,俩人不知道是因为在外面耽搁时间有点久,还是觉得见到李先生感觉到了一点害羞,便是立马作揖致礼,表示自己对李先生的尊敬。
李先生让小姑娘自己回到教室里面去,转身就望向站在院子里的宋白,而宋白也是知道,便递上自己买来的竹板给李先生,不过就仅仅是五块,还有两块先生不说,他也不会拿出来。就让它们静静的躺在自己的衣袖里面。不知道是什么错觉,或者是今天的天气昏暗,宋白发现,这个本该在里面教书的先生,竟然双鬓已经全白,衬托出他身上的沧桑,就像一坛尘封多年的老酒。这怨不得少年多想,上一次见面的时候,先生两鬓只是花白,却依旧意气风发,让少年好生羡慕,突然之间的落差,少年不禁担心起先生的身体。
和李先生并肩而坐,少年问道:”先生现在是在做什么?学生不敢说什么大话,但是希望先生保重身体,不要太过劳累。“
李先生一直专心的雕刻自己手上的东西,每一刀下去,都是有一道木屑落下,一板一眼,就好像先生教书一样,都是有自己的规矩,比起他的教书先生,李先生更加的刻板,可又和其它先生不一样的,李先生教书最后的结果又是追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知道什么是书,学到了什么,可以做什么,就像先生这手上的木雕,一板一眼的雕刻,却刻画出了不一样的线条,再由线条组成了一个形象。
李先生就是这样,他想用自己的方法,培养出每一都是独一无二的人,董彤馨是,楚轩也是,还有其它的孩子,他们都是李先生雕刻出的独特性格的人。
此时正在雕刻的李先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,抬头望着少年静静的微笑,就连眼角都散发着笑容,可见他心中是有多么的高兴,否则也不会一直看着少年微笑,应该是觉得少年的所作所为都满足他的心意,忍不住想要说上几句话,”宋白,想必你也知道这世界上有神仙精怪的说法了,那你知道你袖子里面的小妖是什么来历吗?草木精怪最难***,多少人说过,百年的妖怪,千年的草木精,草木之间,没有窍穴,只有通过时间的沉淀,才能***。“
”而花妖就是最难***的一类草木精,本身的生命就是短暂,既没有小草一般,春风吹又生,也没有树木一样,拥有悠久生命,他们只是刹那芳华,在短暂的生命里面,没有抓住机会,最后就功亏一篑,成为地上的尘土,这个生命也就此消失,继续开出的花,也就只是一个新的生命。“
宋白若有所思,问道:”现在知道我身上有小花妖?“
李先生笑了笑,摇摇头继续说道:”读书人最喜爱的小妖就是青衣郎,翠竹成精,却喜欢跟着读书人,指甲盖般的大小,却身穿儒衫方巾,听取读书人诵读儒家经典。虚幻飘渺,没有实体,是儒家正气常年累积的产物,虽说古灵精怪,却又性情刚烈,很是让人喜欢。“
宋白很疑惑,他不知道李先生和他说这些有什么原因?心中有一点想法,或许李先生也是有一只青衣郎,所以看见了自己身上的小花妖,便来了兴趣,就多说了几句。
李先生笑道:“能被小精怪青睐的人,都是有着大机缘的人,如我这般的凡夫俗子,得到了一只青衣郎的喜爱,看书都能看出名堂,可是最后,那只小小的青衣郎在一场争斗的时候,为我挡下了一场劫难,原本我还是难逃一劫的,可能是还有使命没有完成吧,天也没有办法让我死,辗转多年,回到了这里来教书,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能够相遇是有什么原因吗?”
宋白摇头道:“不知道。”
李先生说道:“你知道世间因果吗?这是世间最大的联系,联系的是世界上能有交集的每一个人,一个人就像是落在河水里面的种子,都是孤零零的在水上漂浮,在人海中浮沉,直到他会遇到和自己有关的人,在同一片岸边生根发芽,连成自己的因果线。所以说,人与人之间能够见面,就是有彼此之间的因果,我们之间也是,这么说,你懂了吗?”
宋白嗯了一声,道:“大致懂了。”
然后少年有点沉默,愣愣的看着中年儒士手上的木雕。
其实他只懂了一个概念,不懂的就是为什么这个因果会联系所有人,可以主宰他们遇到什么。
过了一段时间,少年问道:“先生雕刻的这个是什么?”
李先生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木雕,笑道:“斩断因果的东西。”
少年咦了一声,抬头望着读书人。
中年儒士笑道:“宋白,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,你要照顾好学堂里面的小丫头,让他们能够快乐的长大,不过也不用事事都维护,只需要在他们遇到困难,实在是走不过去的时候,出手帮帮他们,还有的就是,偶尔回一下我那间破旧的屋子,偶尔修补一下就好,也不用经常看着,如果每个两年能回来看一看那里的竹子就更好,免得让它们长到别人家去,给他们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少年听见李先生说到这些事的时候,看见了李先生脸上的微笑,心中一沉。
显而易见,李先生这是在交代他不见以后的事了,就好像活着的人在交代后事一般,让少年心情低沉下来。
而中年儒士交代完后,将手上的木雕递给了少年,笑着说道:“将你多的两块竹板也拿给我吧,你以后就不要来了,我这段时间不会在这里,要出去一趟。”
少年伸手在衣袖里面拿出两块竹板,然后看着走进门的中年人身影,深深鞠躬,喃喃道:“先生再见。”
少年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先生时候的场景,先生行走在乡间小道,却时时刻刻拿着一本书,书页因风翻动,看得当时在小溪边抓鱼的小孩一阵羡慕,那时候先生就蹲下来,问那个小孩,在这里干什么,小孩当时没有回答,而先生应该是看见了小孩的衣着破烂,就拿出了几颗铜钱递给了小孩,却没有想到被小孩给拒绝了。
那时候,那个背书的中年书生问道:“你怎么不要?可以去吃点好的,买一件好的衣服。”
小孩没有回答,却是拿起了自己的小竹篓就跑了。
这是宋白第一次遇到李先生的时候,那时候的李先生和现在的一样,只是双鬓斑白了,人也沧桑了。
少年深呼了一口气,拍了拍膝盖,缓缓起身,然后静静的站在院子里。
所以,当这个心中明白一些事的少年背上自己的竹箱,抖了抖里面的东西,缓缓转身的时候。
搁置在竹箱里面那个刚刚由李先生雕刻好了的木雕,骤然散光,微微轻颤。
————
在大泉镇外的山头上,半山腰之间修建了凉亭,而里面端坐着两个人,他们面对而坐,面前摆放着一个棋盘隔开了俩人,一个是高冠的老人,一个是粗壮的汉字,若是宋白和小花妖在这里,一定能够认出那个汉子就是当初卖小花妖给宋白的人,他现在手持黑子,却久久不能落下。
对面的高冠老人眯起眼,问道:“吴大人这是怎么了?”
而精壮汉子却是皱眉,“有点不好走这步棋。”
高冠老人觉察到汉子的异样情绪,小心翼翼的将手上的白子放在棋罐里,拍了拍手,小声问道:“出了什么纰漏?”
精壮汉子直接将手上黑子扔到了棋罐,站起身来,拍了拍屁股,背手而立,看着雨亭外面,忧心道:“我们可能输了。”
高冠老人面色蓦然改变,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个档次,大声说道:“不可能!”
似乎觉察到自己的不对劲,便继续缓缓解释,“这是国师亲自布的局,他怎么可能逃掉?就算能逃掉,他的修为还能剩下几分?到时候,哪怕是我,也能下场将他带回去,他还有什么机会能够翻盘?吴大人,你说这句话,是对国师的不信任,更是对自己的不信任,你高估了李乘风了。”
精壮汉子好像知道高冠老人心里想什么,不,是读书人心里想的都是什么,所以,他撇了撇嘴,不再多少说什么了,风轻云淡道:“宗门的建立还要多久?姓李的那边就先不用去管,只要尽快建立好宗门就行,还有,那个都山口的小子看上的弟子你们查过没?有没有天赋,若是天赋好的话,就带上来吧,宗门新建立,需要一点人气。”
听见精壮汉子不愿多聊一些关于李乘风的事,高冠老人也就不再提起他,反倒是接过汉子的话题,说道:“那个孩子是一个好苗子,年纪轻轻的,就有了拳意,虽说现在才是第一境的小武夫,可就算是吴大人你,也没有见过有哪个人会在皮境的时候就领悟到拳意的人吧?”
精壮汉子转身,皱眉疑问道:“第一境就有拳意了?看来都山口的那些人看人还是那么准,上一个被带到京都去了,这一个就留下来吧,京都让我们办事,总不能一点好处都不给吧。”
高冠老人为难道:“都山口的人怕是不会答应吧?毕竟这样的人才,可是他们先发现的,要是被抢了,麻烦就会闹大,到时候,不好收场。”
精壮汉子嘴角翘起,讥笑道:“如果是在京都,那个老家伙我或许会忌惮,但是在这地方,就是老家伙亲自来了,也没有用,所以,你只管去办,要是都山口的人不答应,那就打,打到他们答应为止。”
高冠老人苦笑道:“帝国的男儿岂是单纯的打一顿就会屈服的?他们可是吴大人亲自带出来的兵,什么骨气,想必吴大人也是知道的,若是打一顿就屈服了,岂不是让大人你脸上无光,到时候,就算大人你也会心痛半天吧?”
听到高冠老人这么说,精壮汉子想到了自己手下的那群士兵,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,他对自己培养出来的士兵感到非常的满意,只听令牌,就连自己这个顶头上司,若是没有令牌,也没有办法命令他们,虽说这是一件好事,但是现在却成了一点不好的。
壮汉沉思了一会儿,说道:“直接打晕,然后送回京城。”
高冠老人闻言,不禁暗暗点头,心想不愧是粗鄙的武夫,对自己人都是能够下黑手,而且给出的方法还是这般简单粗暴,没有一点计谋可言。老人无奈的摇摇头,随后身形消失在原地。
壮汉转身,走到棋盘面前,轻捻出一枚棋子,手指微微发力,这枚棋子瞬间变成了粉末,从指尖掉落。随后,壮汉冷哼一声,整个棋盘都变成了粉末,大手一扬,粉尘便消散在空中。
最后,壮汉好像发泄完后,看着在山上修建宗门的人,再看看小镇的方向,不由想到,这是距离城镇最近的一处宗门了。
现在,这盘棋下场的人已经很多了,他自己,高冠老人,那位李乘风,已经从山上下来的一些人,现在就等着看,到底是谁会第一个出手,出手的那个人到底能不能接住李乘风的一击,接住了,是最好的结果,山上的人带走李乘风,逸渠国融了这两个小镇的气运,可要是接不住,那么就该思考一下,李乘风会有什么后手。
看着小镇方向,壮汉心生鄙夷,低声骂了一句,虚伪。
不是对着小镇骂的,倒像是盯着某个具体的人在骂。等到骂完了一会后,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人出现,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而当壮汉转身的后,却看见身后站在一个流光溢彩,眉目含笑的读书人。
小说《山主》 第7章 试读结束。